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室 > 一所学校的生命和一个校长的责任------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一所学校的生命和一个校长的责任------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2014年09月23日 10:29:18 来源:中华资料库 访问量:364

什么是一所学校的生命?

“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而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常常会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刘彭芝的眼中,“不遗余力地培养优秀人才,把一些优秀人才输送到别的学校担任重要职务,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优秀人才来说,这是放大生命;等他们把人大附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传播出去后,对人大附中来说,这也是放大生命。”
什么是一个校长的社会责任?

一朵花开得再艳不是春天。

“无论富贵贫穷,无论身处城市乡村,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都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刘彭芝说。

从教四十余年,刘彭芝放大的不仅是校内优秀人才的生命、一所中学的生命,她一直在努力推动的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大了更多学校的生命、更多学生的生命。
异地联合办学、区域托管帮扶、共建网络教育联盟……在刘彭芝的引领下,人大附中将自身优质教育资源如种子般播撒到各地,也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到了更多孩子的身上。

追求教育的理想:同在一片蓝天,共享优质教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外国的,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如何在融合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综合创新,走出一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和思考这个问题。我也是这一历史进程探索中的一员。”刘彭芝在她的著作《人生为一大事来》中这样写道。

在亲手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打造为一流学校之后,如何让人大附中优秀教师走出去,让薄弱地区的孩子们有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成了刘彭芝带领下的人大附中长期探索的课题。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走出大山,来到北京,来到人大附中。我希望在这里好好学习,一年后考上好大学,将来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做一点事。”17岁的彝族姑娘杨兰是贵州毕节市民族中学选派到北京的一名“留学生”,现在就读于人大附中高二(6)班。

还不仅是杨兰。近年来,人大附中陆续接纳了数百名来自中西部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学校的学生到人大附中短期“留学”。

“同在一片蓝天,共享优质教育”。刘彭芝希望通过“留学”,能给大山深处的学生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除了让薄弱地区的孩子们走进校园,从2002年开始,人大附中先后与中西部7省市12地区的中学联合办学:和延庆的永宁中学、农大附中手拉手,与河南新密、宁夏六盘山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北航附中深度共建,建立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人大附中丰台学校……

“授人以渔,不如直接派一个打鱼领头人。”刘彭芝认为,“优质学校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办出更多让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2012年9月,“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举行,成员包括北京多所学校和宁夏、四川、河南、贵州等地薄弱学校。作为牵头单位,人大附中对这些成员学校给予“统一备课”“派出干部、教师”和“接受学生留学”等各方面的支持。

而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的成立是在促进教育均衡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让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遍地生花,也有效地扩大了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坚守社会责任:发挥辐射效应,促进教育均衡

一所学校的资源和精力毕竟有限。如何才能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人大附中的围墙,辐射更多的地区,是刘彭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在今天就目睹了未来的教育是怎样的,是如何用高科技手段让课程辐射到各个地区的,人大附中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说这番话的是时任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的安东尼?瓦尔德?米勒。

2010年12月,米勒一行赴人大附中参观访问,在观看了人大附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贵州、河南、新疆、四川、宁夏等中西部地区联盟学校进行远程同步教学视频后,他频频点头称赞。

2005年,人大附中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由刘彭芝担任联盟主席,联合全国38所优质中学将优质课程和资源放在网上,通过网上远程教学无偿支援教育欠发达地区,探索建立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机制。

刘彭芝认为,办一所优秀的学校的意义就在于:“办好人大附中,是一种引领;帮扶薄弱学校,是一种担当。引领和担当才是人大附中工作的‘一体两翼’,这才是完整和真实的人大附中。”

以信息技术为推手,人大附中架起了跨区域、跨校际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让远隔千山万水的孩子们能够同上一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加盟的中小学校已达到3940所,建成了5万多课时的教学资源,直接惠及60多万师生。

据记者了解,联盟作为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任何学校和个人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免费申请成为联盟会员,使用网上全部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网络与他人共享。人大附中还在尝试通过卫星的方式,让没有互联网的贫困地区学校也能参与进来。

作为一校之长,在刘彭芝看来,“人大附中已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将来还要做的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两方面:一方面,努力把自己办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学,办成展示中国素质教育成就的窗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一流中学的辐射效应,通过电子网络平台,让全国各地中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而教育就是刘彭芝的人生大事,她一直在努力“履行社会责任,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

 

编辑:陈煜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韶山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