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关于举办普通高中教师“新视野”课堂教学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普通高中教师“新视野”课堂教学比赛的通知

2016年09月07日 12:31:53 访问量:523

 

 


各县(市)教研室、各高中学校:                 

为落实“活跃课堂、提高质量、培养骨干、专业成长”的培养策略,激发我广大中青年教师深入探究新课改理念,潜心课改实践的激情,全面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我教育教学质量,引导我市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骨干教师后备力量培养和选拔机制,为教师的成长和交流搭建平台,经教科院研究决定,举办全市高中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一、活动目的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认真探索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操作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激励我市中学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以比促学。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进一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新课程实施水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和基础教育质量。

  2、以比带训。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将校本培训推向纵深,积极开展教师间的相互质疑、相互探讨、相互沟通,促进教师群体共同进步。

  3、以比择优。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将一批在课堂教学中全面适应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果优异的各层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培养成为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学研究团队。

组织机构

1.顾问

  陈利文、曾艳玲、彭奋强

2.领导小组

组  长:周大明

副组长:李钊  廖德辉  马建佳

成  员:颜望辉  彭亮宇 肖春国  左建湘  彭  辉

3.评委组

主  任:廖德辉

副主任赵晖  颜望辉  陈 红  彭秋艳  郭惟瑾  夏建龙 

贺汝湘 赵红晖  陈立新  枫  邓宏  彭亮宇  王岐

       成  员:由评委组副主任分别担任各学科评委组长,县(市、相关学科教研员)及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组成,每学科评委总数5人。

活动安排

(一)参赛对象

全市高中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二)参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共13个学科(体育由体卫站另行举办)

赛方式

县(市及市直选拔出优胜选手,根据名额分配推荐参加湘潭市教科院组织,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

(四)  赛要求

1、报名方式

    县(市自行组织初赛市直普通高中学校由教科院中学室组织初赛,选送优秀选手加全市教师课堂比赛(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县(市)教研室1010前将参赛教师名单报送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

2、上课内容

教科院中学室统一确定比赛地点(学校),根据该校教学进度,由各学科评委组长负责提前一周通知参赛教师上课内容,参赛教师作好上课准备

  3、授课时间

各学科参赛教师40分钟一节课,留5分钟评委打分、交流,各学科比赛各安排一组,均安排一天完成

4、参赛顺序

各学科参赛教师上课的顺序和班级,学科评委组长在比赛前组织抽签决定。

5、参赛地点

    由教科院中学室统一确定,学科在同一学校不同班级和年级进行,抽签确定,每学科具体赛课时间、地点、上课内容由学科组长提前一周另行通知

6、其他事项

1、本次比赛不收何费用,参赛教师食宿自理,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2、在赛课当天,参赛教师的上课教案、课件发到本学科评委组长邮箱。

(五)  评分标准

采用100分制评分,各学科评分细则由中学室组织各评委组长主持制订。

(六)观摩人数

因条件有限,每学科每个县(市、区)不超过20人,各市直高中不超过3人。

(七)安全保障

赛点和赛点所在的县(市、区)教研室以及所有与赛事相关的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竞赛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奖励办法

学科一等奖二等奖各50%的比例评奖,教科院将集中组织各县(市、区)教研室、各高中学校主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参赛选手召开总结大会颁发荣誉证书

                                 湘潭市教科院中学室    

2016年91

 

 

     

附件高中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参赛教师名额分配表

(高中赛课总节数:61)

科目

市直

湘潭县

湘乡

韶山

2

2

2

1人

7

2

2

2

1人

7

2

2

2

1人

7

政治

2

2

2

 

6

历史

2

2

2

 

6

地理

2

2

2

1

7

物理

2

2

2

1

7

化学

2

2

2

 

6

生物

2

2

2

 

6

2

2

2

 

6

2

2

2

 

6

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

2

2

1人

 

5

信息技术

2

2

1人

 

5

26

26

24

5

81

                        

 

 

 

编辑:郑志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韶山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