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2015届湘潭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科答案

2015届湘潭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科答案

2015年05月08日 12:54:40 访问量:89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总计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A

D

B

C

D

C

B

C

B

A

D

二、非选择题(4025分,4112分,45~4815分,总计52分)

40.(1)背景:中国:儒家生态意识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主动推进。(4分,任两点4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扩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的交通工具和工业部门的出现;世界对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6分,任答3点即可)

2)特点:中国——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从属于农业生产活动,并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加强;规定零散,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受限于认识局限,未能全面认识生态规律和生态破坏的综合因素,缺乏对生态平衡的整体考虑;其执行依附于统治者的自身认识(任答3点记6分)

西方——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加强;立法范围(或内容)不断扩大,由治理地面污染到防治空间污染;由治理污染到防止污染;由单一的治理环境到建立起自然保护区。(6分)

认识:环境意识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环境资源立法只有在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中逐步得以完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树立科学发展观);环境资源立法要依托国情,并具有全球视野等。(任答3点记3分,言之成理即可)

 

41.(12分)评分标准:

1.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陈述清晰,记4分(其中阶段划分正确记1分,中国与西方发展趋势描绘清晰记3分)。

2.从原因角度对阶段发展特征进行正确解释,记6分(要求分别从中国和西方两个方面各选三个角度作答,史实正确,符合历史逻辑)。

3.从时代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陈述。概括清晰记2分。

 

示例一:

公元400年到公元1300年,(1分)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发展水平较低,总体走势相对平稳;(2分)两者发展水平接近,中国略高于西欧。(1分)

原因解读:中国:封建社会平稳发展,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疆域广阔,社会相对稳定;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封建经济发达);频繁的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文化繁荣;科技发达;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努力,综合国力强大。(3分)

而同时期的西方:开始步入封建社会,长期封建割据,使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实行二元体制,教会掌权;封建庄园林立;基督教会垄断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缓慢。(3分)

总体来看,这一发展趋势与当时中国正处于世界文明的中心的地位相吻合,也从经济上反映了当时西欧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2分)

示例二:

公元13001800年前后,(1分)中国人均GDP水平稳定不前,(1分)西欧超过中国并呈稳定上升趋势,(2分)双方差距开始拉大。(1分)

原因解读: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走向僵化;小农经济仍为主体,政府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文化专制,思想僵化,科技逐渐由领先转向落后。(3分)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得以壮大,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了科技进步、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3分)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封建经济与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较量,而双方差距的拉大,也充分说明走向没落的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将最终无法战胜资本主义。(2分)

 

示例三:

 1800年以后到20世纪中叶,(1分)中国人均GDP水平持续下降,并跌谷底;西欧保持高速发展,总体水平飞速提升,(2分)双方差距悬殊。(1分)

原因解读:中国: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国开始丧失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性,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抑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未形成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列强的多次侵略、国内政局动荡,军阀割据,内战频频进一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3分)

西欧:两次工业革命使西欧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并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殖民扩张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3分)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的悬殊差距反映了当时的西欧是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中国已经

彻底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从属于西方的事实。(2分)

 

示例四:

20世纪中叶至1998年(或20世纪末),(1分)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均快速上升,西欧继续保持优势,(2分)中国增长速度更快,正逐渐缩小与西欧的差距。(1分)

原因解读:中国:新中国成立,国家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国际国内环境相对稳定。国家重视经济发展,尤其是实施改革开放(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及时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技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分)

西欧:二战后,未爆发大规模战争,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欧洲走向联合,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知识经济兴起。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但滞胀一度拉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3分)

总体来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与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分)

45.(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定;列强剥夺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军权。(4分)目的: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控制;维持天津社会治安。(4分)

2)特点:袁世凯对近代警察制度的深刻认识和实践;学习西方的警察制度并结合中国国情。(4分)影响:推动了全国性警察制度的广泛建立,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3分)

46.(15分)(1)差异:①约法取消了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的权力;②约法规定总理也为国务员;③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或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每点2分,共6分)

原因:参议院已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捍卫革命成果,力图限制其权力。(3分)

2)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分)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但也带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首开因人立法之风。(2分)

47.(1)不同结论:十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四十周年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承认国民党对抗日的贡献。(3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分)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2分)20世纪80年代,文革早已结束,解放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流史观得以改变;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2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总分不超过6分。)

2)性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得到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大力援助的全民族的抗战。(3分,其他表述亦可,但需具备3个基本要点,每点1分)。因素: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记3分)

48.(1)评价:胡滨认为李鸿章维护清朝腐朽统治,出卖国家利益,是最大的卖国贼。(3分)克利夫兰认为李鸿章是才能卓越的伟大政治家、外交家。(3分)

2)只回答史观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关注史料不同等,无具体分析,得3分。能具体指出不同的内容,且有史实支撑得9分。只简单罗列史实,没有观点提炼,最高不超过4分。

   示例:两者史观不同,胡滨运用革命史观评价李鸿章,而克利夫兰则从近代化史观评价李鸿章。(3分)

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胡滨处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因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批判李鸿章;克利夫兰则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和维护美国的利益出发肯定李鸿章。(3分)

评价人物关注史料不同,胡滨关注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克利夫兰关注李鸿章学习两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洋务企业,为近代工业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外交上利用各国矛盾,尽量维护满清帝国的国家利益。(3分)

 

 

编辑:郑志平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韶山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