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问
高考语文卷作文,基础等级有“符合题意”的要求。老师说,“符合题意”的关键在审题立意。只是考场上如何审题立意,才能做到所写的作文“符合题意”呢?老师,能给我一些指点吗?
教师作答
湖南师大附中 特级教师 欧阳昱北
“年年考前谈审题,岁岁考后话走题。”高考40年,作文如何做到符合题意,已经成了每届考生经常议论的话题。符合题意,关键在审题立意不可偏离了作文命题。从思维模式上研判,当先行审题,后有立意。先行审题,所谓“读有依据”,即整体解读考场所给作文题目,不割裂地读,不碎片化整个题目。再为立意,所谓“心有主持”,即准确把握命题所涵作文题旨,不作疑似想,不套版化题目命意。
考场作文,审题更多的是仔细审阅、深入思考、反复推敲作文命题及意图。审题说到底,是语文学习的高端性能力,是阅读积累、思考维度、辨析水平、认识层级的综合体现。立意则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对所要写的作文做好确立中心、形成观点、完成构想的基本工作。若是议论文,简言之,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考场上审题一旦失误,立意便走偏,出现原则性和全局性的错误。此着不慎,满盘皆输,作文符合题意便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生视考场作文审题立意为畏途,每每希冀能侥幸地“符合题意”,至于更高层面的“切合题意”,则颇感心虚,直言力有不逮。
读有依据,心有主持。高考作文正确的审题立意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努力使答题性作文符合题意,读题伊始就步入正轨的认识过程。
以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为例,并与近几年高考全国语文卷若干作文题比较。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Ⅱ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如何做到符合题意呢?审题立意时我们至少要注意三点:
其一,材料读取。题目整体审阅,并尝试作比较性阅读,可选择近几年高考作文题比较。差异较大的如201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材料是“山羊过独木桥”。整体阅读不难发现,所给材料具故事性,命题者故意隐藏了题旨,要你从故事中提取观点,并加以论证和阐述。相对较为接近的如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Ⅱ作文题,整体阅读亦可发现,所给材料不具故事色彩,直接提供语文学习,其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题旨不再隐藏,纯乎给出了一个写作任务,需要你完成。
其二,辨析意图。关键内容提取,并尝试作辨析性考量,可在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判断。201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材料“山羊过独木桥”,关键内容提取的是“规则”,也即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之间引发的激烈争论是材料主体,争论的焦点是竞赛“规则”。意图在“规则”的挑战。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Ⅱ作文题,关键提取的是“三条途径”,在综合认知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 课外阅读”“ 社会实践”或有侧重。其意图在自我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在文化的自觉。
其三,明确立意。命题方向把握,并尝试作取舍性选择,同样通过比较感知命题意图及走向。201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显然追问的是“规则”的遵守与“规则”的运用之间,存在变通否?尽管意图有所隐藏,仍有迹可循,故事所引发的是挑战“规则”,从思考的维度出发,当然是“规则”的变通,由是激活创新思维,实现合作共赢。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Ⅱ作文题,题旨既显,“三条途径”无需遮蔽,你只要选择其一来谈,完成任务就好。只是要注意下设的说明,要求“比较三条途径”,那就先综合地阐释,再重点论述其中一条途径,对命题意图亦步亦趋,不敢随意游离。
综上所述,可知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与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Ⅱ作文题更为接近,题旨显豁,同为完成一个任务,而所要辨析、取舍的只是任务的具体内容而已。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所给关键词看似作时空穿越,发散无拘,却有一个聚焦点在,无论你选择了哪两三个有所关联的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始终是该命题唯一的诉求。既然是“读懂中国”,则需在“懂”字上做文章。国家社会主流意识、正面形象、主体观照、正能量等呼之欲出,而纠缠于社会的负面及旁枝末节,势必读不“懂”中国。当然,既然给出了“空气污染”的关键词,社会的负面亦可稍加涉及,却不可横生太多枝叶,将主体正面遮蔽。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开宗明义: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故2017年卷Ⅰ作文命题,审题立意之初应高举“德”字大旗,把握“文化血脉”“精神家园”两个基本点,完成对于文化传承,精神坚守的积极思考和正面阐述。考生当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生修养为重心,有所侧重地展现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并在当下体悟传统文明的丰富多彩,及这种文明跨越时空而生生不息的魅力。可以说,“立德树人”是今后几年涵盖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魂,而所给的作文任务,会围绕这个魂来变化。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在审题立意上仍设有门槛,没有像201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那样,将题旨遮蔽,要考生自己来做有关挑战“规则”的思考,以此审题立意。它给出“中国关键词”,以供考生选择,自主组合,提炼观点,进而以负责的态度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所给关键词,既见文化传承,亦显时代精神。可以说,题旨清晰,被遮蔽的是论述的对象,考生对关键词所表达的内容,知道多少,熟悉多少,进而运用多少,是命题之初设置的门槛。可以说,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文化,于该题只是一个托。命题所指向的是人生德养、家国血脉,以及文化复兴。寻根,以重新捡拾我们的精神家园。
应该看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决定了高考作文题的难以预知。所谓防止“宿构”,就成了一把双刃剑,命题者一定要让考场作文设有门槛,而总有一些考生被拦在门槛外,审题做不到符合题意,会部分或完全偏离题意。2016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层试图在审题上不致太为难学生,因而,无论怎样的设题,高考作文在导引性、激发性上,总是想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即不愿意看到考生因审题而造成了写作的障碍,任务型作文就应运而生,进而还有一种声音,要强化作文题的辨析性,这两类命题作文当有持续的生命力。由是,作文命题的表述会摒弃累赘讲述而渐趋用语简约。
实际的作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不懂得审题立意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别题目个别对待。每每落入自己设计的陷阱,造成了黑色的审题和立意。之一是“套用”。曾经写过类似的作文题,先就头脑发昏,莫名欣喜起来,于所给作文题及其要求视而不见,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二是“猜押”。押宝一般,预先做了考场作文的猜题,甚至先就写了几篇作文背好,临考不审时度势,稍加篡改,往往写成了穿靴戴帽的文章。之三是“强解”。对有所类同形式作文的材料和要求没有静心阅读,气不定神不闲,少了整体阅读、深入推敲,强来写作,结果言不由衷,难以中的。凡此种种,都与符合题意相去甚远。
考场上,考生会视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为畏途,进而对所提供的材料、要求视而不见,这只是表象,本质是综合能力平庸、认识水平低下。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作文,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就是:祖国为你出了一道思考题,请寻获时代发展的号角与回响。要言之,这是大语文观下的作文命题,没有书册阅读、社会阅历的双重积累,写出的作文能符合题意,是很难想象的。
当然,在考场上,快速地完成作文审题立意,还是有方法可讲的。
其一,审题先切入,立意后截取。整体阅读作文题,于材料寻得一个切入的口子,以期获得一个截面,或者说找到一个可供选择的写作角度,将作文的范围加以限制和缩小。不泛泛而谈,单刀直进,不顾左右而言他,放纵思想以自由驰骋。如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提供可选择的“中国关键词”,进一步要求“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既然是选择两三个关键词,那就选择两个,绝不选择三个。少一个关键词,少一个审题立意的元素,两个关键词更易“形成有机的关联”,切口小了,议论集中,也就易于掘进。
其二,审题先比较,立意后明确。考场上,阅读作文题,有暂时被材料表述所迷的时候,可自行预设两套作文方案,再比较其优劣,以更吻合命题意图来决定其中应该保留的预案。这样做要花费两三分钟时间,但为确保“符合题意”增添了砝码,所为颇值。如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审题立意的取舍,预设主谈“美丽乡村”,一预案带出“中华美食”;一预案带出“中华美食”和“食品安全”。审题比较发现,多一元素,多一谈论话题,不如裁剪,使立意明确。
其三,审题先紧扣,立意后提升。考场作文强调“结构完整”。开篇即扣住作文材料给出作文的立意,不旁逸斜出。议论文结构有一允可,即开篇给出中心观点,还可随行文的议论深入,对中心观点有所补充,有所升华。由是,审题先扣住题旨,然后立意学会高看一等,使文章思想的掘进更深入一些。如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单一立足现时阐释“一带一路”,不如廓开视野,穿越历史,先谈“丝绸之路”,有所铺垫,将“所认识的中国”谈得更为透辟。最忌在一个浅层次上喋喋不休地议论。
审阅作文题,使读有依据;完成作文题,当心有主持。考生备考要从寒窗苦读里走出来,让自身融入奇妙的大自然和沸腾的大社会,我们才能审阅、精思,根据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去读懂、看穿考场的作文命题,从中获得灵感,获得这场高考作文所需要的立意,进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模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生小李大包小包地进了北大校园,一位老人看到他想请人帮忙却被拒绝,就走上前说:“我帮你看一下包,好吗?”新生放下包去办理繁杂的入学手续,两个多小时才回来,老人将包交还给他。几天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是那天帮自己看守行李的老人。
新生入学他人拒绝帮助,北大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却主动为新生看包,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此为基本点,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考场文
平视他人
湖南师大附中 张静
与生俱来,人身高或不相同,但都站在同一条地平线上,人生而平等,那么请平视他人。
平视他人,是一种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基本态度。没有人生来就高贵的,同样,也没有人生来就低贱的。如果有一个人是高贵的,那么总有人比他更高贵;如果有一个人是低贱的,那么总有人比他更低贱。所以,任何一个人没有理由将自己看高或者看低,甚而至于拒绝给人以帮助。
相传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国,路经武昌总督府,想见两广总督张之洞,递了一张纸条:“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张之洞看过纸条,面带不悦,在便条上写道:“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丁焉敢称兄弟?”孙中山,接过守门人递来的纸条,回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张之洞看后吃惊,连声说“请”。这算是平视的佳话。国人都应学学孙中山先生,做到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权贵政要,都能抬头挺脸,有了平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站起来了,也才谈得上去获取帮助。
孙中山先生以他的智慧告诉我们,人,平视他人,其实是一种与礼相符的待人处世的好方式。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但他从未以办学开风气之先为骄傲。在黄河岸边,他与老子相平视,向老子请教礼仪,留下了虚己向贤的千古美名。人,总是社会群体中的人,无可避免地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因此,平视他人的这种态度不可或缺。它甚至是一个人生存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利器。
平视他人,更是人生经验里的一种智慧和涵养。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笔下的简爱,是一个没有显赫身世也没有惊艳容貌的女子。作为孤儿,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从未向恶运低头,也从未将特权仰望。她平视属于她的世界,她的善良、纯洁,最终让她赢得平等而美好的生活。简爱追求幸福的智慧魅力永在。智者如此,仁者更如此。季老在他人拒绝帮助新生小李的情形下,主动看守了两个多小时的包。好就好在他的涵养和仁爱,彼时彼地的他放下了身段,以一位普通的慈祥老者的眼神,看待他的孙儿,伸出双手给了这位新生以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他的心灵是美好的,他的情操是高尚的。这样看来,平视他人,就意味着金钱、地位、荣誉等等,只是附着于人身外的光环,是并不属于人本身的东西。光环一旦褪去,便还原为一个纯粹的人。简爱和季老都是一个纯粹的人。
行走在人世间,请多以平视的眼睛、仁爱的情怀,看待和对待事、物、人、情。于己,平视他人是一种宁静,可将名利淡远。于人,平视他人是一种高贵,能把势位推开。林清玄曾提到,大悲殿中的禅师吟经诵典,殿里的燕子倾巢而出盘旋于空中,呢喃声并未乱于心耳,只当它们是感知佛寺的庄严清净慈悲的有情生命。而这种万物皆平等的情怀,于尘世间能寻得几个?老子以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婴孩抱一而绝无杂念,单纯地注视着这世间万物,已是绝妙。平视他人吧,这或者就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彻悟?
不论智者、仁者,皆是如此。
[点评]
作为一篇需要思辨的考场作文,本文有三处可圈可点。
一曰:开门见山,切中肯綮。作者有所辨析,进而敏锐地抓住材料中季羡林“北大副校长、国学大师”的身份,标题中径直亮出自己的观点——平视他人,开篇顺势从理念上丰盈观点,可谓一针见血,旗帜鲜明。
二曰:主体层进,步步为营。从为人立世的平等相处,到人生经验的智慧涵养,由外到内、由形入神,作者或今人、或古人,或中国人、或外国人,随意拈取自己记忆库中的“名人、伟人”,以平视的姿态,一步步彰显主题。
三曰:结尾遗韵,余音绕梁。末章引入林清玄文中大悲殿的禅音燕语,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纯粹、“众生平等,庄严清净”的禅机植入人心。“不论智者、仁者,皆是如此”,寥寥数字关锁全篇,戛然而止却余味无穷。
当然,相较于拒绝帮助者,行文虽隐含了辨析意味,但所论仍觉太少,可稍作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