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骄阳
英魂励前行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承载着生死哲思的特殊节日。它既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思,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的生机,映照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又“向阳而生”的文化精神。值此清明之际,韶山学校联合湖南女子学院、开慧中学、东山学校等,共同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教育活动。同时,G2403、G2409、C2202等英雄团支部在清明期间也前往烈士陵园祭扫英烈,以不同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4月4日,韶山学校全体学生会成员及杨开慧团支部成员前往湖南女子学院参观学习。
毛泽东同志嫡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毛新宇少将亲临现场并致辞。毛新宇指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百年党史中涌现出杨开慧、江竹筠、刘胡兰等一批巾帼英雄,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毛新宇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膺担当、砥砺奋进,刻苦学习、勤于实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韶山学校、开慧中学、东山学校等中小学与湖南女子学院共同签署签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旨在探索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融合,重点围绕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师资队伍协同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在庄重的“传承红色基因,共育时代新人”骄杨剧场揭牌仪式上,毛新宇将军与湖南女子学院领导共同为剧场揭牌。随后,湖南女子音乐与舞蹈学院倾情演绎了《骄杨恋歌》音乐舞台剧,以艺术形式再现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革命爱情故事。
该剧创新融合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元素,以杨开慧“寄不出去的书信”为脉络,通过“忠贞爱情”“舐犊亲情”“家国豪情”三重叙事,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
韶山学校的G2403、G2409、C2202等英雄团支部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团员们整齐列队,敬献鲜花、鞠躬默哀,并认真擦拭烈士墓碑,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今日和平,我们必将铭记历史,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祭扫结束后,团员们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清明,既是追思,更是传承。韶山学校的系列活动,通过思政共建、艺术演绎、实地祭扫等多种形式,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无论是骄杨剧场的动人故事,还是烈士陵园的庄严祭奠,都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以先烈为榜样,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慎终追远,薪火相传;青春向党,强国有我!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编辑|校党政办 沈 瑶
初审|张 令、肖 乐
复审|郭济武、李二军
终审|陈煜华、叶法彬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